
2025 金融行銷趨勢解析|5大數位策略幫助銀行與保險搶攻市場
金融行銷不再只是推廣產品的手段,而是金融業在數位時代中搶佔市場、提升顧客黏著度的核心策略。面對消費者需求日益即時化、個人化,銀行與保險業者紛紛導入 AI、MarTech 等數位工具,打造更聰明、更貼近用戶的行銷流程。本文將解析 2025 年最值得關注的 5 大金融行銷策略,協助你掌握未來趨勢、強化品牌競爭力。 金融行銷是什麼?為什麼金融業越來越重視行銷佈局 說到金融行銷,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是:「銀行或保險不是只要產品夠好、利率夠高就好了嗎?」但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、用戶選擇多到眼花撩亂的時代,「有產品」早就不夠,「怎麼說」和「怎麼接觸」才是關鍵。 金融行銷(Financial Marketing)指的是將行銷概念、工具與策略,應用在金融產業中,目的是讓客戶理解金融產品的價值,進而建立信任、促進交易,甚至培養長期關係。與一般實體商品不同,金融產品看不到、摸不到,像是儲蓄、投資、貸款、保險等,都涉及金錢、風險與未來規劃,因此更需要透過行銷來「降低理解門檻」與「提高信任感」。 從銀行推出數位帳戶、保險公司設計儲蓄型商品、券商開辦新手理財課程,到近年很夯的 FinTech App 推播,這些都是金融行銷的實際應用。行銷做得好,能提升品牌形象、讓用戶主動靠近你;行銷沒做好,可能連最基本的接觸機會都沒有。 金融行銷與傳統行銷的差異 傳統行銷常見於快速消費品(如飲料、服飾),重點在於「品牌曝光」與「立即成交」;但金融行銷則更像是在經營長期信任,因為金融產品往往涉及風險管理、資產配置、甚至家庭財務安全。 此外,金融行銷有三大特色: 產品無形且複雜:消費者往往不懂,需要教育型內容輔助理解。 決策時間長:不像買一杯咖啡那麼快,通常需要時間考慮與比較。 強調專業與信任:沒有信任,就沒有成交,尤其在保險與理財領域更是如此。 這些特性也讓金融行銷比起傳統行銷,更需要結合內容策略、顧問角色與數據分析能力。 哪些產業屬於金融行銷應用範圍? 其實金融行銷不只存在於銀行和保險公司,以下這些領域都涵蓋在內: 銀行業:推廣數位帳戶、信用卡、貸款產品。 保險業:推廣壽險、醫療險、意外險等商品。 證券與投資平台:行銷基金、ETF、線上券商服務。 FinTech 新創:App 行銷、區塊